【https://www.xwpdw.com--军事】
“双节”假期已过
大家都去哪里玩了呀?
有没有遇到精彩的《人山人海》
同样的一幕也在各大电影院上演~
“双节”档期的影片
可谓大咖云集 精彩纷呈
其中 献礼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的
《志愿军:雄兵出击》
开分后立斩获豆瓣最高评分

图片来源于豆瓣《志愿军:雄兵出击》剧照
1950年,新中国刚刚成立,国内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彼时朝鲜内战爆发,国家正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
我们为何去抗美援朝?拿什么去战?《志愿军:雄兵出击》给出了回答,并全景式呈现了这场新中国的“立国之战”。而在一幕幕的“回答”背后,华润的故事也在悄然展开……

1950年10月19日 中国人民志愿军开始分批跨过鸭绿江
这场战役里,不论是工业基础还是武器装备,我军和敌方差距悬殊,物资供应也成为一大难题。
电影中部队在奔袭三所里前,志愿军参谋长征用车辆运输弹药时的一番话让无数观众潸然泪下——“我们的战士不怕牺牲,怕的是没有弹药补给”,一语道出了物资短缺的艰苦,志愿军物资极度匮乏下的战争,惨烈、残酷而又震撼人心。
事实上,在抗美援朝的三年里,国家都在想方设法采购战略物资,运往前线。
千里之外,隔着一湾浅水的华润,也正密切关注这一场风起云涌的战役。
与时间赛跑的抢购抢运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随即,美国派出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武装援助南朝鲜。第七舰队途径香港时,停泊在维多利亚港数日,华润有几家公司就在海边的告士打道。
华润早期领导人预见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紧急赶赴北京,向中央汇报情况,随后,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抢购”“抢运"开始了。

抗美援朝战争中,华润为志愿军购买了大量军鞋。香港市场小,买五万双鞋就几乎买空了,华润又请厂商专门加工,并告诉厂商,鞋帮的皮子要加高一寸,胶鞋最好能当雨鞋用。
其次是军用手表。华润为前线指挥员采购了几万只军用手表,几乎排长以上的军官都配备了。有了表,才能保证在战场上统一指挥,统一行动。那时的表都是机械表,当时,华润负责采买的同事会对每一块表进行上弦测试,检查表是否走得准。
那时,华润采购的最大宗物资,是药品。药棉、盘尼西林、消炎药粉、抗生素……华润差不多买遍了全世界的大药厂,把这些药全部送到朝鲜战场上去。
华润人买空了香港、东南亚、日本的数以万计的军鞋、军表、石油、药品……白天买到的物资,连夜装火车装船,往内地运。这批物资将被运往东北,再送去战争前线。
就这样,一张缜密而隐蔽的贸易网络被华润一线一针搭建了起来。



华润采买物资数据单
输
华润的老员工回忆,他们当时实现了大批量的采购。即使是在美方情报官的紧盯之下,市面上也未曾走漏丝毫风声。
缜密的贸易联络网背后所反映出的正是华润早年在港经营累积下的深厚实力和人脉基础。贸易封锁期间,华润更是紧密团结了一大批爱国港侨和侨商,大力协助了华润在禁运环境下完成进口物资的运输任务。
“抢购”“抢运”都需要花钱,除了进口物资,华润也出口创汇。担负“抢运”任务的轮船和火车,在把从海外采购物资运回国内的同时,又把国内的出口物资运到香港,在香港出售,或转运东南亚国家。
1950年到1952年期间,华润与斯里兰卡、芬兰、印度等国家建立了正式贸易关系,并与英国、法国、西德、日本、荷兰等国家保持着民间贸易活动。
仅1952年,华润进口的重要物资就包括:钢铁12.7万吨、铜2000吨、铝3300吨、橡胶3.47万吨、棉花7.7万吨等;出口煤8万吨、豆油4000吨、大豆1.2万吨等。
每一点外汇都换成了物资,马不停蹄地送往了五千里外的战场。

正如电影中所说“上下同欲者胜”
这场胜利奇迹的背后
是前线志愿军和后方全体中国人民
保家卫国的决心!
愿我辈青年 砥砺向上
今天,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
已经很难再去想象那些年的艰难困苦
但我们一定会记住
曾经有这样的一群最可爱的人
有这样的一群华润人
在家国有难之际,生死关头之时
选择了坚定不移的挺身而出
那是值得被永远铭记和传承的光
愿我辈青年,砥砺向上!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中央电视台节目《国家记忆》及华润自制专题故事片《百年召唤》,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