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xwpdw.com--育儿】
对弱者挥拳头,体力占绝对上风。
但事实是这种人无论分贝再高,也是彻头彻尾的loser。
这群人无论结婚或不婚。
都是影响社会稳定因素的一枚小型炸弹!
不信大家且继续往下看……
让先生愤怒的源于两起悲剧:
一是巢湖男子掌掴六个月大的幼子;另一起是淮南38岁妈妈被丈夫活活殴打致死。
光看新闻标题就气得牙痒痒,忍不住攥紧拳头了。
咱先了解巢湖殴打幼子这事。
据媒体后续报道,起因是夫妻口角。当时,幼子张口吃着妈妈喂过来的饭食,爸爸过来骂骂咧咧,妻子破口回一句:“滚蛋!”
两字瞬间激怒了丈夫,他像脱缰的疯牛攻击孩子。
掐脖有多危险?
轻则软骨挫伤,咳血;长时期窒息而亡也不在话下。都说虎毒不食子,先生不知兽父是如何痛下杀手的。
视频中,他死死按住孩子头部,吓得孩子哇哇大哭!
看反应他倒是不敢对妻子动粗,但仍对妻子的怒吼充耳不闻,两次掐住幼子的喉咙,嘴里还狠狠说出”再哭,再哭,再哭弄死你“的恶毒话。
几个月大的婴孩,怎明白这一无情指令。
妻子阻拦无果,男子张牙舞爪,动不动就是一耳光。孩子好几次都没了声息。
可想而知,下手有多狠。
嚎哭声交织着咒骂声,隔着屏幕都叫人肝肠寸断!正常人谁会对毫无还击之力的孩子动手啊,何况还是亲身骨肉。
捏、抠、掐、揍……力道不断加深,连贯得犹如冰雹似的飞速重击,而孩子就像颗软绵绵的橡皮泥被爸爸任意拿捏。
离谱的是,先生并未看出妈妈护子心切的本能。
起先不疼不痒地骂了丈夫,推搡了几下,接着便拿出手机打电话。
总之,母亲的反应过于平静,让人倒吸一口凉气。
这长达1分多钟视频,先生实在不忍看完。
夫妻争吵,幼子便沦为出气筒。
摊上这么个暴戾的父亲,小小年纪便要遭受此罪。
孩子年幼,他可能会忘记眼下的肌肤之痛。
往后呢?
突如其来的棍棒伺候,常年累月的肢体暴力,让肉体麻木,神经过敏。身体的伤疤会结痂,灵魂里的伤口却会跟随一辈子。
婴儿啼哭声还在先生耳际萦绕,又一人神共愤的恶劣行径冲上热搜。
更令人绝望的是,这位年轻的母亲,原有无数次求生机会。
逝者姓黄,先生就称她为黄小姐吧。
从报道的照片不难看出她是位容貌端庄,性格大方温和的母亲。
事实也的确如此。
她有两个年幼的孩子,大女儿八岁,小女儿四岁。
为了营造更好的生活,黄小姐也是位拼命三娘。
不仅独自开了家服装店,还在攒钱准备买套小房子。
若所遇为良人,如此一生也就圆满了。
但黄小姐的人生剧本,却因为渣男注定悲剧收场。
他素日游手好闲,没个正儿八经工作。
仗着黄小姐好说话,日常伸手党。
不仅如此,背地里还有不少外债,黄小姐不断帮败家男人擦屁股。
就在悲剧的前一个月,他还向黄小姐又拿了3万块。
明明是四口之家的顶梁柱,却活成了没皮没脸,毫无责任心的地痞老赖。
不明真相的朋友会质疑:为何不火速离开渣男?
这也是症结所在,事实是黄小姐多次酝酿过离婚,也和家人商量过此事。
没错,家暴的发生从来不会是第一次。
别看这男人没本事,平时却对黄小姐有着极强的控制欲。
你敢想象,他能在服装店、手机、钥匙扣里都安装监视器吗?
事发当晚,一条正常聊天记录,便燃烧他心中妒火。
便不由分说地对妻子拳打脚踢,全然不顾孩子。
那晚,黄小姐经历了怎样的叫天天不应,8岁女儿眼睁睁目睹妈妈挨打的无助……
奄奄一息的黄小姐被紧急送医,五天后,撒手人寰。
事后,男人被警方采取强制措施。杀人偿命,许多网友义愤填膺地喊话凶手“原地死刑!”。
当着幼子面,谋杀了她们的母亲。
道德与法律自然不会宽恕恶魔。
遗憾的是,这真的是可以避免的一桩惨剧。
黄小姐的姐姐悲痛万分,哭着说:“真后悔劝她不要离婚!”
面对妹妹的离婚诉求,一边是家人向暴力妥协,一边是丈夫以情动人的戏码。
如今,又一悲剧敲响家暴警钟:忍一忍不会风平浪静,不会大事化小!
多忍一次,就是在纵容犯罪;
多退一次,对方就会得寸进尺;
多让一次,就是把人火坑里推啊!
家暴话题常以女性作为受害者被反复曝光。
其实,孩子也是最易被家暴的群体。
两起悲剧的发生,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无人干预家暴。
冷知识,90%以上的家暴在首发时干预得当都不会再发生。而面对掌掴婴儿的丈夫,妻子没抱走孩子;面对黄小姐的离婚求救,家人劝她将就。
但孩子和女性在体力上是弱者。
想要逃离暴力,必须依赖社会支持。无论出于何种言不由衷,如果连亲人都将第一道门关上,那等于是彻底将受害者锁进囚笼。
而陷入家暴漩涡里的囚鸟,并非个例与特例。
被烧死的拉姆,美妆博主宇芽,携幼子跳楼的合肥妈妈……女性被家暴多如牛毛。
再看下孩子被家暴的新闻,同样信手拈来:
之前一位疑似抑郁的妈妈用手狠狠捂住孩子的脸。
朋友圈曾发文:“崽啊!只能说你投错胎了!一路走好,早点死吧!”
后来,在警方网征集线索后才得知这位女子是激怒让丈夫早点回家。
退一步说,产后抑郁尚且理解。
那15秒内狂扇一个婴儿巴掌8次,并配文称:“晚上不睡觉就得打,多打打就睡了。”
这样的父母与禽兽变态有何区别!
最后在好心人的报警下,孩子才得以解救。
要逃出牢笼,不仅要自救,更要家庭、社会与法律的环环相扣,就像网友说的:健全的社会保障就像一张网,只有网织得够密,才能接住坠落的人啊。
挨耳光、挨棒子所受伤害是皮肉之苦;
但更隐形的痛苦dna却可能会以代际传递的方式存在下去。
医学杂志《柳叶刀》曾发表过研究:
儿时被暴力的孩子,会有各种心理问题(如容易自我否定、敏感),他们可能会模仿施暴者的行为对待家人,这样的机率是在旁人的 12.6 倍。
成为暴力循环下的另一个施暴者。
悲剧循环往复!
说一千道一万,靠近有暴力倾向的人,便是坠入深渊的开始!
先生无法帮大家寻觅良人,但以下几个识人小技巧却可以规避不少恶人:
掌控欲非常强,切断你的社交。
语言上总是嫌弃你,存在精神打压。
酒后伴随一些暴力行为。
敏感多疑,缺乏同理心,难以信任一个人。
原生家庭存在家暴史。
推卸责任,无法面对自己的缺点。
最后,还想多说一句:
找一个情绪稳定的爱人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