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具新闻影响力网站
欢迎投稿本网站
首页 > 女性 > 我爸,一个52岁“普信男”,活成了我最想成为的模样

我爸,一个52岁“普信男”,活成了我最想成为的模样

发布时间:2023-03-19 00:00:00   来源:女性   阅读:

【https://www.xwpdw.com--女性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

壹点灵心理(ID:yidianling0)

作者:sixer

自从“普信”一词火出圈后,很多人都视它为洪水猛兽。

它好像代表着油腻、不堪、一事无成

每个和它沾边的人,都恨不得与其撇清。

但我爸,一个52岁的典型“普信”男,带着一身的“盲目自信”,却活成了我最想成为的模样。

能力不重要,心态才重要

单位有一个项目,得出差半个月,派了我爸去洽谈。

我妈给他装了一箱子衣服,叮嘱他,一定要注意仪表。

我爸嫌弃地看着那个箱子,翻出了一个双肩包,说箱子太麻烦,他要背包。

最后,他只带了两套衣服,穿一套,包里一套。

去接他时,我妈说,别人看你爸这么不讲究,一定谈不下来。

果然,我爸从车站出来,我都没认出他。

衣服已经有点灰扑扑的了。

离近了一看,还被烧了个洞。

一问,抽烟时睡着了,不小心烧的。

就这样还谈合同?不挨骂就不错了。

我爸却说:“我们聊得可好了,别担心。”

我妈无奈地叹气。

但确实我爸聊得挺好,合同一下子签了几年。

我将信将疑,毕竟他的蹩脚普通话,喝多了还会口齿不清。

我爸不同意我对他的质疑:

“能力不重要,心态才是。”

我纠正他的发音,他又将“能力不重要”回给我。

他一直这样,自我感觉良好。

记得我小时候拿着“green”这个单词去问我爸意思,他不假思索:

“蓝色!”

在得知是绿色后,他给自己找补:

“我还知道它是个颜色。”

“等你到了我这岁数,你就知道记得颜色很厉害了。”

小时候我经常对他翻白眼,但现在想想,心里是暗自羡慕的。

图/摄图网

作为他的女儿,我完全没有继承到他的“普信”。

我不认识荸荠,一直念bo jie。

有一天,朋友告诉我,是bi qi,一边说还一边哈哈大笑。

我顿时觉得丢脸无比。

之后再也没主动说过这两个字。

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尴尬。

在我的自卑敏感面前,我爹的“普信”就像一种超能力。

所以我很好奇,我爹怎么就能满不在乎呢?

他的自信,到底是从哪来的?

科胡特给了答案:自信,源于个人的夸大自体。

孩子在童年期会有一个阶段,认为自己无所不能,这就是自信的雏形。

孩子需要父母来肯定这种夸大。

一旦父母持续肯定,孩子们会在心里确定:我真的好厉害!

观察一下你身边的小孩子,他们会不会有一些突然发疯又幼稚的时候?

突然嗷嗷乱叫,没来由地扮鬼脸……

图/摄图网

一旦父母肯定了这种行为,他们会十分开心,继续这些行为。

但在他们长大后,这些行为反而不会再出现,行为会趋于正常化。

这是因为,随着孩子长大,他渐渐和父母分离,不再需要父母太多关注。

而肯定,已经在他心中奠定下来。

孩子知道,不管自己做什么,父母仍然爱自己。

他们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内聚的心理结构。

强大的自信,因此培养起来。

我爸还真是这么长大的。

他有次踢球踢破了窗户,被罚站时,他爸突然来一句:你这小孩腿真有劲,适合踢球。

被这句话鼓励,我爸大学就去参加了校内足球队,还拿了好几块奖牌,虽然都是类似“参与奖”的安慰。

但我爸依旧将它放在最显眼的地方,给我介绍:“你爹我踢球可厉害,没事和我踢两把。”

心态越好

越知道自己渺小

我爸的自信虽让人无语,但并不讨厌。

甚至本不喜欢他的人,也会因他的自信而倒戈。

我妈提起我爸第二次和岳父见面的情景。

第一次见面,岳父对我爸印象很差:太自以为是了!

第二次见面,他仍不收敛:“陪您喝一杯?咱爷俩儿掏掏心窝子。”

岳父冷笑:“你喝不过我的。”

酒过三巡,我爸醉了。

但他不在乎,认真掏心窝:

“虽然您没说,但我知道您不太满意。

“我能理解,我这人自负了些,您怕我独断专行,让××受委屈。

“但我保证,我一定会和她商量着,将日子过好。”

岳父瞬间被这些话打动:我爸可以站在岳父的立场上,明知岳父不满却毫不畏惧,格外坦诚。

这种自信,是很有力量的。

同是自信,为什么有的令人讨厌,有的却招人喜欢呢?

因为在成长过程中,我们会面临认知盲区。

结合科胡特的理论,可以这么解释:

我们之所以会觉得这件事我们可以成功(失败),并不是我们能力多强(弱),而是要看我们自己的自信程度。

图/pexels

自信就是一种认知,而认知有三层划分。

低级:一元思维模式。

这是讨人厌自信的根源。

“我不管你说什么,我是对的。”

以自我为中心,听不进外界声音,嫉妒他人,认为别人的建议都是否定和批判。

中级:二元思维模式。

可以兼容两种不同意见,具备基本的逻辑和同理心。

“我不同意你,但我尊重你的意见。”

拥有这种模式的人,既能和喜欢的人相处,也能和厌恶的人合作。

高级:多元思维模式。

兼容所有的声音,但能取其精华,灵活运用。

他们的大脑就像一个过滤黑洞,接收各种信息并“提纯”处理。

在自信之处坚持自信,对需要学习的地方,保持谦逊。

《自信是所有问题的答案》写道:

自信并非越多越好,优秀的自信,是可以调节自信程度,做出合理决策的。

在不同层级中,有不同的认知盲区。

区别是:有人拨开盲区,有人困在盲区。

图/摄图网

有一个很有趣的社会实验:

研究员给20个被试者画了狰狞的伤口妆容,对他们说,一会儿他们需要出门观察路人的反应。

但出发前,研究人员搬走了镜子,对他们说,妆容还需要修补一下。

实际上,伤口已经被盖住,但他们毫不知情。

测试结束后,20个被试者都报告了自己不好的感受:

“他们一见到我就躲开了,让我感觉很难受。”

“他们盯着我的脸发笑,我十分生气,骂他们,没见过受伤的人吗?他们不笑了,说我脸上没有受伤。我知道他们在骗我,他们明明已经笑了……”

你看,只是化个妆,20个人就被困在了“脸上有伤,我会被嘲笑”的认知盲区里,甚至都不相信别人眼中的真相了。

学会“提纯

你的心态会更好

很多人,是不敢自信的。

一问原因,都差不多:

以前自信满满,却把一件事搞砸了。

于是大家看笑话:

“让你这么嘚瑟?活该!”

被嘲讽得久了,渐渐地,也就不那么敢表现出来了。

这种情况,其实是欠缺了一点高级认知的“提纯”能力。

事情没做好,只针对事情,不代表这个人不行。

而“提纯”的欠缺,会让我们被“无效指责”吞噬。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保持合理的自信。

具体怎么做呢?

可以参考以下两点:

1. 认识自己,拨开盲区

想要打开固有的盲区,就需要进行自我觉察。

Tasha Eurich将它定义为:清晰地认识自我的意愿和能力。

她提出了洞察七柱(Seven Pillars of Insight),我节选了其中三个:

A. 对自我价值观的觉察

明了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

它可以帮我们定义自己想成为的的样子,也能为我们行为提供评价标准。

当自信成为我们内心的价值观时,对不同的人来说:

公开场合勇敢发表观点,是自信;

在展现自我的视频里,不畏惧别人的评判,是自信;

在洽谈中,直视对方眼睛,也是自信。

B. 对自我抱负的觉察

与其问自己“我想达成什么”,更好的问题是“我想从中获得些什么”。

想获得什么的抱负是持续的,它也许永远不会达成,但我们依然会每天被其激励。

图/摄图网

C. 对自我反应的觉察

人们在各种情境下,情感和行为会有不同的反应。

当我们认为自己脸上有伤口时,我们可能因伤口,萌生出对他人的敌意。

但这个敌意是对自己有益的吗?

换个角度,他们笑我的伤口,那岂不是证明我独一无二?

和敌意比,哪种会让自己舒服呢?

2. 自信训练

这个方法由行为心理学家格思里提出。

首先,学会询问:

要做成这件事,我需要掌握什么技能?我需要什么条件?

其次,根据询问的答案,拒绝无关的指责。

假如我想写一篇小说,我需要掌握的是文案能力,但有人质疑:

“你坐不住,还写文章?”

文案和坐不住有什么关系吗?

就这样,筛除掉那些和自己要做的事情、要成为的人无关的意见。

最后一步尤为重要:真实地接纳筛选后的意见。

问自己/他人两个问题:

你为什么会提出这种意见?

它对你要做的事有什么启发?

明了意见背后的真相时,自信不光不会被摧毁,我们反而会得到最棒的方向,稳步达成目标。

写在最后:

就像我爸说的那样:能力不重要,心态才是。

毕竟能力越强,越容易被捧上神坛。

一旦能力更强的人出现,他们就会被扔下神坛。

跌落会让他们自觉无能、被抛弃。

但实际上,起起伏伏是人生常态。

重要的是,在起伏之中,你怎么看自己,你决定以何种态度应对。

发布于:北京

转载注明:我爸,一个52岁“普信男”,活成了我最想成为的模样

本文来源:https://www.xwpdw.com/7iyHNBqQWQqe.html

上一篇:善良,是一种远见
下一篇:发朋友圈,不是为了炫耀,也不是为了取悦谁,而是......

TAG   :模样 成为 一个 成了我 

新闻推荐
最新资讯
阅读排行
新闻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