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xwpdw.com--育儿】
如果看到一个娃子在很没形象,很小狗样的啃凳子腿桌子腿,先别吃惊,比如这样的:
好笑,有点可爱,可又担心对不对!难怪会把小孩形容为人类幼崽。评论区的妈妈网友也表示,家里有同款娃:
@泽泽成长纪:为什么会有人建议去医院看看呀,我儿子连窗台的大理石都啃体检并不缺微量元素。出牙期都这样的。
@深山大人:我家啃茶几,玻璃的,吱吱响,我还以为啥呢!
@年兽睿傻憨长:我家奶嘴都给你咬坏,啃他的小木床也是这个效果,整得二手婴儿床挂咸鱼好久都没卖出去。
@欢喜在2022年要早睡:我家孩子长牙时啃绘本,撕不烂那种,把绘本都啃了,二手也卖不出去。买的磨牙玩具都浪费了。
不过,这真的也不能怪小可爱们,长牙就是痒着呢!因为宝宝在出牙的时候,尖锐的小牙齿需要穿过牙龈,不断给牙龈施加压力,宝宝会觉得不舒服,这个时候就需要通过啃咬东西缓解不适感。
萌牙时间线
6个月:出生后6个月左右,下面会长出2颗前齿接着上面会长出2颗。
12个月:1岁上下的前齿各2颗,并慢慢向里面长齐,1岁左右上下前齿各4颗,合计8颗。
18个月:1岁半上下有4颗,被称为第一乳磨牙长出来,合计前齿的8颗,一共12颗牙齿。
24个月:2岁半左右,乳尖牙和最里面的位置长出第2乳磨牙,最终,上面有10颗牙齿,下面有10颗牙齿,合计20颗牙齿。
乳牙的生长过程,对于年幼的宝宝来说,大概是人生经历中的第一个小挑战,需要爸爸妈妈们提供协助哦!
1、多让宝宝咀嚼:为宝宝准备一些专门的磨牙工具或磨牙食物,如磨牙棒、磨牙饼干之类。相对于啃桌子啃凳子,这些工具不仅能缓解宝宝牙龈不适,还可以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强壮脸部肌肉。水果中,苹果片是相当不错的磨牙工具。
2、半固态/固体食物:在宝宝长第二颗牙的时候,可以试着给予宝宝一些半固态的食物,比如马铃薯泥、蛋黄泥、麦片粥等等,让宝宝体验由水状饮食到糊状饮食的过渡。稍有稠度的辅食,可以让宝宝意识到他的食物开始有所变化,为日后添加固态食物让宝宝锻炼用牙齿咀嚼打基础。
3、口腔清洁非常重要:
方法很简单,但能很有效的呵护宝宝的口腔健康。
在喂奶或食用其他辅食后,用凉/温开水冲洗口腔内残留的食物残渣,切忌让宝宝含着盛有奶液或其他饮食的奶瓶入睡。
除了坚持之前的纱布轻擦,可以尝试循序渐进的用婴儿专用牙刷去清洁长出来的牙牙,为将来更容易接受刷牙打好基础。
需要注意的是,看到有些网友说帮宝宝按摩牙龈,不建议哦!一是力道不好把握,二是有卫生隐患,换位思考下,如果有人在你牙龈上按来按去,想想都会觉得全身不得劲。
4、适当补充营养。比如维生素D及钙、磷等微量元素,适当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宝宝出牙除了容易爱咬东西,往往还伴随了其它症状出现,比如:
发热: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如果体温不超过38°C,且精神好、食欲旺盛,就无需特殊处理,多给宝宝喝些温开水就行了;如果体温超过38.5°C,并伴有烦躁哭闹、拒奶等现象,则应及时就诊,请医生检查看是否合并其他感染。
腹泻:有轻度的腹泻,及时多补充水分,辅食也选用易消化的,并注意餐具的消毒;若次数每天多于10次,及时就医。
流涎(俗称流口水):多为出牙期的暂时性表现,宝宝的口腔唾液分泌会突然增多,但吞咽能力还没发育完善。方法是常备口水巾,及时擦干流出的口水,用温水轻洗。
烦躁:啼哭、烦躁不安等症状,一般只要给以磨牙物品让宝宝咬并转移其注意力,通常会安静下来。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宝宝超过12个月还未出牙,或者牙质肉眼可见的差,应到医院查明原因,及早诊治。
结束语:虽然说,宝宝的第一次萌牙是过几年会脱落的乳牙,存在的时间不长,但牙齿的健康不仅仅是牙齿本身,也是口腔健康中一部分,比如牙龈、呼吸道等,也包括以后恒牙的健康,我们都知道,牙出现问题时候,人有多受罪,治疗有多费劲多费钱。所以,关注孩子的牙齿健康,必须从小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