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xwpdw.com--女性】
86岁,丧偶,远离儿女,独自居住。
你觉得这样的老年生活孤独吗?
大部分人可能觉得“多少有点”。
可有位老人,却乐在其中。
前段时间,86岁的朱锦沁奶奶走红网络。
独居的日子,她开通了社交账号,和网友们分享日常。
视频里的朱奶奶,每天都过得很充实。
她有一片小花园,每天早上,都会拍一张花的图片,做成早安表情包,发给亲朋好友;
闲了,就玩玩抖音,剪剪视频,在网上冲会浪;
年初的热剧《狂飙》,奶奶也有在追。
还把自己的房客比喻成“高启盛”,拍了期调侃视频。
而朱奶奶最为人熟知的,是那条1300万播放量的视频。
视频里,奶奶交代了自己的身后事:
“我一旦病重或者有意外的话,绝对不要抢救,不行了就走了,拉倒呗。”
语气云淡风轻,被网友们盛赞“人间清醒”。
这几年,我们见过太多孤独终老的叙事。
而朱奶奶的豁达乐观,无疑为大家打开了一扇窗。
老了以后,我们希望过上什么样的生活?
从朱奶奶身上,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1
我,86岁
一个人,挺自由
独居之前,朱奶奶已经和老伴生活了几十年。
几年前,老伴去世,留下朱奶奶独自生活。
儿女们担心母亲的身体,多次想把她接到身边。
可都被朱奶奶婉言谢绝了。
为什么?
朱奶奶的理由是:不方便。
朱奶奶女儿的工作比较特殊,经常下午上班,半夜才回来。
“如果和女儿住在一起,就意味着,我起床的时候女儿在睡觉,我睡觉的时候女儿刚出门,挺影响正常作息的。”
那和儿子住在一起呢?
朱奶奶的儿子有套三室一厅的房子,特地给朱奶奶留了一间房。
“可如果我住进来,孙女就只能睡书房了。”
书房面积小,要睡只能打地铺,朱奶奶不想影响孙女休息,所以也不打算住儿子家。
况且,儿子睡觉也挺晚的,朱奶奶习惯早睡早起,不喜欢被干扰到。
朱奶奶还特地问了老同学,发现:
喜欢独居的,不止自己一个。
老姐妹们都说,一个人住,想去唱歌就去唱歌,想跳广场舞就去跳广场舞,没有人“管”着,每天都自由自在。
朱奶奶独居了一段时间,发现果真如此。
朱奶奶有个爱好:对着墙壁打乒乓球。
每天数着“乒乒乓乓”的声音,至少要打500拍。
这要是和儿女住一起,难免影响到他们休息。
可一个人住,想打多久就打多久。
朱奶奶还是个40年的资深球迷。
有什么热门体育赛事,她熬夜都要看完。
儿子女儿看到了,少不了会说几句。
可一个人住,想看什么,看到多少点,全凭自己安排。
儿女们总担心母亲一个人住不方便,可在朱奶奶看来,自己有独居的底气。
生活上,她完全能自理。
早上六点起来,吃完早餐,逛逛花园。
买完菜回来,和老姐妹聊聊天,顺带拍拍视频。
吃完晚餐,看看电视,回复网友留言。
每天都安排得满满当当,根本用不着儿女操心。
用朱奶奶的话来说,就是:
“多一个陌生人,我都特别不习惯,一个人住多好,我做什么都是自由的。”
2
心态好了
什么病都不是事儿
和很多老人一样,朱奶奶的身体也有各种毛病。
她小时候患有肺结核,导致一叶肺无法扩张,肺活量非常小。
上了年纪,高血压高血脂又找上门,糖尿病自然是没躲过。
前几年,朱奶奶还被查出肾功能不好,每天都要吃药。
其他老人被查出这么多病,难免长吁短叹,觉得自己命不久矣。
朱奶奶的内心却毫无波澜:
“我思想没啥波动,反正人老了,就这么过呗。”
2020年,朱奶奶被检查出胰腺有个大病灶。
医生建议她做个穿刺,检查下是良性还是恶性。
可朱奶奶心里一百个不情愿,她想:
“万一穿刺不好,转移了怎么办?”
“如果做出来是恶性的,思想负担就更重了,那不是走得更快了吗?”
朱奶奶索性不去想这件事,也不接受检查。
每天照样该吃吃,该喝喝,该运动运动。
早上提着10斤的水去浇花,浇完在小区里散散步。
周末和家人去吃烤肉,和老姐妹一起聚会。
为了过得没有包袱,朱奶奶连后事都想好了。
她把女儿和同事拉到一个小群里,交代了抚恤金和丧葬费事宜。
还留下遗言:危急情况不要抢救,死后一切从简,骨灰盒能装就行。
至于活着,朱奶奶想得很清楚:
“我现在就要高高兴兴地过一天,爱护好身体,每活一天,开心一天。”
就这样过了3年,朱奶奶再去检查,发现病灶的大小毫无变化。
她心里松了一口气:
“能活到现在,说明是良性的嘛。”
从此更加享受生活。
所谓心闲则身安,说的大抵就是朱奶奶这样的人。
老来生病不可怕,怕的是胡思乱想,自己吓自己。
保持一颗平常心,才能轻松自在,过好每一天。
3
年老≠服老
你能想象,86岁的朱奶奶,玩游戏比儿子都快吗?
手机上有款数独游戏,朱奶奶已经玩到了大师级别,身边年轻人都甘拜下风。
因为常动脑,朱奶奶的记忆力也一等一的好。
家里有七八张银行卡,账号她全记得一清二楚,用电脑填卡号时,完全不用查。
朱奶奶还是个与时俱进的老太太。
智能手机刚流行的时候,她就下载了微信。
还联系同学,手把手教他们用微信。
手机的其他功能,朱奶奶玩得也挺溜。
平常不想跑超市,她就用淘宝、京东和拼多多网购;
无聊的时候,就刷刷抖音、头条、b站,打发时间;
各种剪辑软件、修图软件,朱奶奶也是如数家珍。
平常闲着没事,她就拍拍草拍拍花,或者给旧照片做影集。
去年,朱奶奶在女儿鼓励下,开通了社交账号。
从那以后,每天对着手机录视频,成为了她生活的一部分。
她给网友们讲自己从“阳转阴”的经历,讲年轻时的故事,也讲和朋友们相处的点滴。
有时还会对一些热点新闻,发表看法。
对于年轻人恐婚恐育的问题,朱奶奶表示理解;
关于养老问题,朱奶奶吐槽养老院太贵了,如果经济有限,宁可在家请个保姆。
视频里的朱奶奶,真诚,睿智,健谈,很快吸引了几十万的粉丝。
朱奶奶也渐渐找到了拍视频的乐趣:
“心里有个目标,我要好好学,好好做,不能得过且过。”
朱奶奶觉得这句话不仅适用于自己,还适用于所有的年轻人。
想要跟上时代,就得时刻保持学习心态,不是吗?
4
老年生活
一样可以很精彩
除了朱锦沁奶奶,生活中也有很多老人,把晚年过得有滋有味。
浙江,一位“刀马旦”奶奶年逾九旬,依然能精神气十足地耍棍花;
福建,三位奶奶在网红街悠闲逛吃,被网友拍下,羡煞众人;
还有我们平常刷短视频的时候,经常刷到的一些超会玩的爷爷奶奶:
有的组建时尚奶奶团,在镜头前穿上各式旗袍和时装,绽放优雅自信的笑容;
有的热衷做美食,每天换着花样做面包、鸡排、千层糕,馋得屏幕外的人直流口水。
这些出圈的老人,无一不打破了人们对老年生活的刻板印象。
难道老了就意味着守着偌大的房子,每天眼巴巴地盼着孙儿回家?
并不是。
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老人即使靠自己,也能活得恣意洒脱。
有自己的热爱,有自己的追求,身体健康,老友相伴。
这样的生活,想不快乐都难。
我们每个人,都有变老的那一天。
可真正的衰老,不是年龄的增长,而是心态的妥协。
如果,拥有健康的身体,和不服老的心态,岁月又能奈你何?
这一辈子还长,每个人,都值得活得丰盛一点。
不向岁月低头,不被年龄定义,努力绽放自己的光彩。
就像冯唐说的:
“最好的方式,是在下半辈子重新过一生。”
你期待的老去的生活是怎样的呢?期待在留言区看到你的答案。
发布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