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xwpdw.com--女性】
作者:小圈96
比起简·奥斯汀和勃朗特姐妹,作家乔治·艾略特在中国普通读者中的影响力实在有限。
我在豆瓣9.2分的驱动下,当初拿到这本《米德尔马契》时仍对它期望不高,读完却感觉相见恨晚。
本书细腻饱和的心理分析和立体丰满的人物形象,都让它当之无愧为BBC“最伟大的英国小说榜首”,《时代周刊》“史上最伟大的100部长篇小说”第8名。
英文原名《Middlemarch》,直译可能理解为三月中旬或者春天,在书中是作者虚构出的乡村小镇的名字。在这个米德镇里,作者围绕三对年轻人的恋爱和婚姻,扩散描写了一百多个人物群像,探讨了爱情、婚姻、自由和社会规范等主题。
6集改编电视剧《米德镇的春天》于1994年在英国上映,真实还原了这部小说。
1、主线:多萝西娅和威尔
多萝西娅是一位坚强而理想主义的年轻女性,她具有独立思考和追求高尚目标的精神,最初由于盲目崇拜,不顾周遭人的暗示或反对,毅然嫁给了自私迂腐的“老学究”卡苏朋。
多萝西娅希望成为丈夫的学术助手,而卡苏朋只需要妻子做一个洗耳恭听的听众,导致这段“理想婚姻”迅速幻灭。
多萝西娅和威尔都是主张自我、追求自由的年轻人,他们两人的感情在卡苏朋的“围追堵截”和社会伦理的逐步审视中,依然倔强生长。
卡苏朋因为接济过表侄威尔,曾企图对威尔的职业指手画脚,而精明的威尔反手给他一段反PUA的精彩回击。
你过去对我的慷慨行为,我将永志不忘,这种感激难以像你所期望的那样,完全约束我的行动。
固然,施恩者的愿望可以构成一定的要求,但一切还得视这些愿望的性质而定。
施恩者的禁令对一个人的生活造成的危害,便可能超过慷慨的恩惠所带来的利益。
我不认为我接受一项职务会影响你的地位,因为你的地位相当巩固,不至由于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受到损害。
但卡苏朋临死仍未放弃对妻子的PUA,他在遗嘱中特别声明:如果多萝西娅嫁给威尔,就不能继承财产。
外界一度猜测两人有不轨之情,威尔不得已远走他乡。
在经过重重波折后,酷似圣母玛利亚的多萝西娅依然放弃财产,选择威尔,为这段虚幻而美好的感情画上了句号。
2、两条支线
利德盖特&罗莎蒙德:
利德盖特本来潜心于医学解剖的研究,被罗莎蒙德的美貌俘获后,一时冲动步入了婚姻。
后来,利德盖特因为妻子的爱慕虚荣而债台高筑,虽然通过朋友的救济渡过难关,但婚姻家庭这个无底洞,让他被迫放弃自己热爱的医学研究,从事替富人医治痛风这种挣钱的生意。
一个是追求事业的有为青年,一个是养尊处优的“花瓶”,两个人从美好的爱情步入鸡毛蒜皮的生活,最终变成一段臣服现实、貌合神离的婚姻。
弗莱德&玛丽:
这对年轻人有点欢喜冤家的意味,他们从幼时一直相伴到成年,因为家境不同,导致双方父母也相互瞧不上眼。
弗莱德因为失去了一笔继承财产而心灰意冷,而玛丽知道自己根本没有财产,爽快而认命地迅速找工作养活自己。
当弗莱德迫于生计压力,正犹豫着接受自己根本不喜欢的牧师职位时,玛丽给了他一剂强心针,让他遵从自己内心的声音。
一个游手好闲的穷少爷,一个明智通透的普通女孩,相互磨合的过程中,激发并成就了各自最美好的一面。
乔治·艾略特用一种深思熟虑的智慧和幽默,在以上这三段背景不同、生活体验也不同的感情戏码之外,还描写了银行家布尔斯特罗德、市长文西、守财奴费瑟斯通等一大群人物。
这些人物一方面做些愚蠢可笑的事,在强大的社会机器面前无能为力;另一方面又在日常生活中尽职尽责,推动社会运转。
书中多萝西娅曾说:“向往伟大的目标,企图达到它,可仍以失败告终,这是最大的不幸。”
或许,这也是人生的追求和希望所在!
阅读更多文学诗歌精彩内容,可前往什么值得买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