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xwpdw.com--育儿】
作者:奶爸视界
大家好,我是@奶爸视界,全职带娃5年。
理工科奶爸,理性带娃不鸡娃,关注我,换个角度看娃。
2023好物推荐官,好物实测体验分享,跟我买不踩坑。
很多人刚开始都在讨论千元的费用和工薪阶层的工资,把这个作为问题的症结点,我认为方向错了。
试问现在的大多数家长,谁不是自己省吃省喝,给孩子花钱大手大脚的,孩子在家中的消费支出比例平均在5成以上,如果孩子对这个文创品有极大的兴趣并且有持续性,别说千元,就算更多,家长也会咬牙给孩子买的。
这个问题的主人公变成我和琪琪,当时肯定不会买。
两个原因,一是避免冲动消费,二是培养孩子良好的购物习惯。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不管是逛街还是逛展,令我们瞬间喜欢上的东西太多了,尤其是小朋友喜新厌旧的问题更严重,看到路边小朋友吃的零食都想要,都想吃,怎么办,不可能问人家要吧。
冲动消费的坑太大了。
谁家里没有一堆还是很新的,但是已经没用的东西?
这都是冲动消费的反面教材。
不管是展馆还是景区,商品的溢价太厉害了。
冲动消费的背后就是后悔和痛苦。
自己也有,孩子也有。
可以给孩子没事讲讲啊,这种例子太多了吧。
之前有一次公司团建,集体报旅游团去九寨沟旅游,当时导游把我们带到一个藏区农户的家里,一个当地的女人非常好客,请我们上家里做客、喝茶,然后就开始给我们讲她的故事,其中重点就说他们那边的女性生孩子都是不坐月子的,生完孩子第二天就开始正常干活。 然后会引导银饰品在他们的生活中作用有多大,可以刮痧、去湿气等等,我真的被震撼到了,回去之后经朋友提醒,网上一搜才知道那都是套词。 做客结束,这个女人就会带我们去一个专门卖银饰的一个地方,给我们讲证书,讲功效啥的,还可以现场刻字有意义啥的。 我承认当时确实被她讲的故事震撼到了,就想着回家给老婆带些礼物,就挑了个银水杯、手镯、耳环啥的,花了小7000元钱。 回家网上一搜才发现,这一堆加起来最多也就200元钱的东西。
所以,喜欢可以,喜欢不一定非得归自己所有。
第一眼喜欢的东西,并不一定是自己想要的东西。
冲动消费肯定是不可取的。
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习惯。
琪琪现在已经五岁了,经过这两年的陪伴,已经形成了比较不错的消费习惯。
不管去什么地方,不管是逛展还是超市,看见好看的,还是玩具,肯定不会出现又哭又闹,非要不可的情况。
第一次不管是因为一时兴起还是好奇喜欢上的一个东西,并不一定会长期有兴趣或者长期喜欢。
反正,东西持续会有或者持续在那个地方,今天买明天买依然可以买到,那就给自己时间看看是不是真的喜欢。
当即的那短暂的时间,我没法判断,这是不是还在真心想要的,孩子自己也无法判断。
如果经过冷静期之后,真的发现孩子对这个东西依然很痴迷,或者这个东西对孩子有长久的作用,完全可以和孩子做很多的功课,如何挑选,如何比价,慎重对比,选择一款孩子真正喜欢的。
这样产生的结果肯定比当时慌乱做决定挑选的结果要好很多。
查看文章精彩评论,请前往什么值得买进行阅读互动